“人1天應該攝入的水分量大約在1500-2000ml之間。因為人體正常情況下1天大約會排尿1500-2000ml左右,再加上通過消化道以及汗液蒸發的水分,所以為了達到水分攝入和排出的平衡,通過喝水補充的水分也要在1500-2000ml左右。如果攝入的水分不足會出現脫水情況,輕度脫水患者會有一些口渴、皮膚干燥等表現,嚴重的脫水甚至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癥狀,出現嗜睡、昏迷、譫妄等多種情況,甚至出現血壓、心率的變化導致休克,因此人1天應該要攝入充足的水分。但是也不能喝得過多,如果攝入水分過多,超過人體的排水能力的話,可能會導致水腫或者是低鈉血癥等表現。”
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對水的需求量是不同的,這主要取決于年齡、體重、活動水平、氣候條件和整體健康狀況。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指導原則,但請記住,每個人的具體需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1. 嬰兒(0-12個月):
通常,6個月以下的嬰兒不需要額外的水,因為他們可以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所需的水分。
6個月以后,隨著固體食物的引入,可以逐漸開始給予少量的水。
2. 兒童(1-8歲):
13歲的兒童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45杯(約1升)。
48歲的兒童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56杯(約1.2升)。
3. 青少年(9-18歲):
男性青少年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810杯(約2升)。
女性青少年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78杯(約1.7升)。
4. 成年人(19歲及以上):
男性成年人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12杯(約3升)。
女性成年人每天的水攝入量建議為9杯(約2.2升)。
5. 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需要調整水的攝入量,以適應可能減少的腎臟功能和身體對水的代謝能力。
6.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
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可能需要更多的水來滿足增加的血容量和乳汁生產的需求。
7. 運動員或在炎熱氣候下工作的人:
這類人群由于出汗量大,需要更多的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
這些指南是根據美國國家科學院、工程院和醫學院的建議制定的。然而,最好的方法是聽從身體的需要,如果感到口渴,就應該喝水。同時,要注意不要一次性飲用過量的水,以避免水中毒(低鈉血癥)。在特定情況下,如運動或高溫天氣,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攝入。